“撲通!”《環球時報》記者聞聲回頭,正好看到現場工作人員將一條大魚投入玻璃水池中。只見這條金龍魚在水池里自由地游來游去,每當它靠近玻璃壁時,都會抬頭貼著池壁游一陣,然后再猛一擺尾,向另一個方向游去。
仿生機器金龍魚平臺
這不是軍博會嗎?為什么要展出一條魚?現場很多觀眾都在疑惑:這應該不是真魚吧?但它的外形和動作實在看不出來機器魚的生澀感覺?!董h球時報》記者貼近看了幾次,才注意到——它的魚嘴位置有個不起眼的攝像頭,魚眼下面安置著避障傳感器。
據介紹,這種由博雅工道公司研制的仿生機器金龍魚平臺根據金龍魚的游動姿態和外觀樣式,依托流體仿真技術設計而成,它集成了多種傳感器和全局視覺控制技術,能在水中連續游動6-8小時,可以用于教育科研、海洋生物研究等多個領域。
如果說“仿生金龍魚”更偏重科普和教育意義,該公司展出的另一種智能仿生鯊魚就更加具有實用性。據介紹,之所以采用仿生尾鰭推進,是因為它可以有效降低運行噪音和節省能量消耗,具備功耗低、續航長、速度快、操縱靈活等特點。“仿生鯊魚”的外殼由吸音材料制成,具備極強的隱形性能,可用于海上戰場抵近偵察、目標搜救、戰場監視及海域反潛巡航等任務,也可以承擔水文監測、海床測繪等保障任務。它同樣采用三關節仿生尾鰭為動力源,推進效率高達80%,模擬鯊魚的外形和游動方式,具有生物欺騙性,對環境的擾動小,同時結合吸音材料,提高了隱蔽性。
“尖兵”地面無人車
俄羅斯“天王星”戰斗機器人近年來多次在媒體上出鏡,這種基于小型履帶式底盤的無人戰斗車輛具備強大的作戰火力,還曾在敘利亞戰場上經歷實戰考驗?!董h球時報》記者注意到,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北京北方車輛集團有限公司在展會上推出的“尖兵”地面無人車與“天王星”在外形上頗有幾分神似,但“尖兵”的早期型號在2018年就曾公開亮相,足以證明中國在該領域的起步之早。據介紹,它由小巧的履帶式底盤結合偵打一體化武裝系統組合,可以根據戰場需要掛載不同設備,執行敵情偵察、火力突擊、戰場巡邏、警戒值守、搜索清剿、引導打擊等任務。它的戰斗全重不過1.2噸,主要通過遙控方式進行操作,同時具備有限的人工智能,包括自主避障、人員跟隨等功能?,F場工作人員介紹說,“尖兵”還具備目標跟蹤和識別能力,但考慮到戰場環境的復雜性,因此執行致命攻擊的指令必須由遙控操作人員發出,“我們不會發展自主殺人機器人”。據了解,目前北方車輛集團有限公司還在“尖兵”的基礎上研制更先進的無人作戰車輛。